聊城日报20151201期 >> 第C4版:桃李
聊城二中在全国中学生朗诵大会获佳绩五学生北京演绎“聊城范”
□本报记者 王向阳本报通讯员 张金福 王忠友
近日,聊城二中教育学区袁青青、庞庆洋、王毅然、李慧霄、李培豪5名学生在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朗诵大会中脱颖而出,赢得集体朗诵一等奖、个人朗诵二等奖。本次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、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担纲专业指导,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、北京101中学承办。
努力搏得无怨无悔
袁青青、庞庆洋、王毅然、李慧霄、李培豪五位同学都没有专业朗诵训练经历。困难肯定有,但决不能畏难。张杨副校长果断地说,过程大于结果,付出全部努力与汗水,搏一个无怨无悔。郭富顺老师全力打造初稿,李超老师全程指导,程风明老师制作背景视频,五位同学投入全部课余时间训练。
王毅然说,为了把握住文本的情感重心,大家在合的语句上练了不下百遍,甚至起过争执。因为表情、动作与朗诵内容对照不起来,没少挨批评。比赛前一天,张杨副校长带学生专程到圆明园寻找朗诵灵感。李培豪说,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一下子把朗诵内容与那段历史联系起来,仿佛身临其境,找到朗诵的感觉。
原创作品赢赞誉
本届大赛对原创作品格外关照,鼓励参赛队伍拿出最新的个性化的作品。这方面,郭富顺老师功不可没。学校选送集体朗诵作品《我们站在岁月的肩上》、个人朗诵节目《勿忘国耻珍爱和平》,均出自郭老师之手。原创集体朗诵作品获得全国一等奖,个人朗诵作品获二等奖。
谈起作品创作过程,郭富顺老师用一句话概括:“三天构思提笔写就”。面对比赛的主题,历史的瞬间不断在郭富顺的脑海翻腾,化为凝练而富有画面感的文字喷薄而出:“三岁的孩子被挑在鬼子的刀尖,孕妇的肚皮被鬼子恶狠狠地刺穿,女孩子被鬼子蹂躏在兽欲之下,男人们带着铁链被鬼子任意驱赶”“70个春秋里,巨轮组成的船队驰骋在大海汪洋,国产的巡洋舰在亚丁湾为世界护航”……一段段有血有肉的文字,带领着听众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里穿梭,打动了评委,赢得了荣誉。
收获弥足珍贵
谈起收获,袁青青说,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我还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。庞庆洋说,我认识到自己的路还有很长,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。王毅然认为,圆明园一行把历史课本与眼前景象结合起来,触动了灵魂。李慧霄深情地说,大家的团结协作让自己认识到合作的重要。李培豪认为,自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突破自己的决心。
李颖新校长表示,“朗诵比赛是学校教育教学系统的一部分,学校要通过每一个点的突破,实现整个学校面的突破。同学们和老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了友谊和眼界,弥足珍贵。”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