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二中课堂教学大赛落下帷幕
本次赛课活动既是对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的一次大比武,又是发现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、实现学科教学专业引领的一个大舞台。评委组一致认为,无论是听课教师,还是参赛教师,都收获甚丰、受益匪浅。归纳起来,本次赛课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:
一是“准备充分”。本次参赛的选手,在课前的准备都相当充分,绝大部分教师认真编写了校本讲义,对课标、教材的理解也吃得相当透彻。程春红、陈萍、王秀琳、战仕丽、樊友利等老师校本讲义设计合理、制作精美,在课前准备方面下了大功夫。
二是“多媒体运用好”。在本次赛课中,一个突出亮点即是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这个教学辅助工具,所有教师都达到媒体运用与教学有机统一。王书海、石丽华、赵月青等老师课件制作新颖别致,独具匠心,充分发挥了课件的辅助作用。
三是“主导有方”。巧妙点拨,相机诱导是本次赛课中教师表现得比较成功。本次赛课,绝大多数老师均能坚持按照“课堂教学基本模式”上课,常以问题为诱因,设疑重点处、点拨关键处、敲打易错处,不断唤起学生求知的主体地位,耳、眼、手、脑并用,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。较好地体现了“教师为主导、学生为主体”,“师生互动、生生互动”的新课标理念。渐晓晴、孙娜、方东旭、王付燕、何宜兵、刘东涛在这方面做得尤其出色,学生在和谐静谧的环境中,自主学习,有效合作,深入探究,轻松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的各项任务。
四是“导入合理”。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,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。一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,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”,一个恰当而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,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。李静、王长先等老师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,创设独特的教学情景拉开一堂课的序幕,随之自然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,设计巧妙,不落俗套。
五是“课堂气氛活跃”。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,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,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、学习行为、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,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。耿文杰、鞠增民、王
本次赛课,虽然成效显著、优点较多,但不得不说,某些课堂
一、目标不明。一堂课要达到怎样的高度,这应是我们上课首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。目标已定,就应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中心,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使其达到既定要求。活动中,我们发现个
二、画龙不点睛。在合作交流环节,教师费了很大的功夫引到了关键点,但往往戛然而止,关键之点探究不明确,使中差生糊里糊涂。
三、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。老师只安排了学生讨论交流,但对讨论的效果未检查,也未给学生表达、汇报的机会,整个讨论探究只是过了个形式。
总之,本次赛课活动,收获是主要的,不管是我们参赛教师,还是评委和听课教师,都通过极低的成本获得了一次较好的培训。希望老师们凭借此次赛课活动这股强劲东风,怀着对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的执着、对事业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的极大热情,敬业爱岗,苦练基本功。同时,也希望我们的中老年教师、教研组长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,起好模范带头作用,老中青相结合,扎实搞好传帮带活动,把“课堂教学基本模式”落实到每一堂课。
聊城二中教研室
附:
聊城二中2009—2010学年第二学期课堂大赛评选结果
聊城二中课堂大赛从 |
| |||
一等奖(12名) |
| |||
姓名 | 学科 | 课题 |
| |
渐晓晴 | 语文 | 虞美人 |
| |
王利平 | 语文 | 管仲列传 |
| |
程春红 | 数学 | 几何概型 |
| |
黒立云 | 数学 | 二次函数 |
| |
李静 | 英语 | Great People |
| |
赵月清 | 英语 | Life in the Future |
| |
石丽华 | 物理 |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|
| |
何宜兵 | 化学 | 醛 |
| |
王长先 | 生物 | 伴性遗传 |
| |
樊友利 | 政治 |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|
| |
方东旭 | 历史 |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|
| |
王付燕 | 地理 | 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|
| |
二等奖(12名) |
| |||
姓名 | 学科 | 课题 | ||
耿文杰 | 语文 | 论语 | ||
曹曰涛 | 语文 | 蝶恋花 | ||
王书海 | 数学 |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| ||
张燕 | 数学 | 指数函数 | ||
魏传磊 | 英语 | Highlight of My Senior Year | ||
韩桂平 | 英语 | Basketball | ||
鞠增民 | 物理 | 功 | ||
刘东涛 | 化学 | 化学反应与能量 | ||
战仕丽 | 生物 |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| ||
陈萍 | 政治 | 人民代表大会:国家权力机关 | ||
王秀琳 | 历史 | 第二次工业革命 | ||
孙娜 | 地理 | 交通运输线 | 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